中国究竟如何“强起来”?有两种选择千万不能做
如果说中国的“富起来”是与“片面的现代性”联系在一起,那么中国的“强起来”就应当与“全面的现代性”联系在一起。
*本文选摘自《马克思与当代中国》,作者陈学明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特聘教授。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尽管经历了无数艰难曲折,中国自近代以来就走上了力求实现现代化的征途。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程,实际上是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现代性在中国大地上不断实现的过程。当今中国站到了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究竟如何“强起来”?这里有一个如何正确面对现代性的问题,有两种选择千万不能做:一种是不能走回头路;一种是不能完全走西方人走过的路。中国人民为了“强起来”,必须做出第三种选择,这就是:正视、克服它们。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正确认识马克思对现代性的相关研究,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溯源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只注重对现代性的批判?
我们习惯于把马克思对现代性的相关研究说成是“现代性马克思与当代中国批判理论”,这容易造成一种误解,似乎马克思只注重对现代性的批判。其实不然,马克思对现代性的首要态度是赞颂,马克思对发端于欧洲近代的现代性首先是持肯定态度的,肯定其对人类文明的推进作用。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这种对人类社会起着巨大解放作用的现代性的确立,具有历史必然性。正因为现代性的这种正面效应是必然的,所以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尽管现代性产生了如此大的消极影响,但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仍应积极地进入现代化的进程以发展自身。
在指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首要态度是肯定这一点以后,必须进一步强调,马克思肯定的是整体的现代性,而不是片面的现代性。马克思把现代社会历史视为一个不断总体化的过程,并认为现代性具有总体性特征。马克思所期望的现代性的实现应当是整体性的实现,即不仅仅是社会的某一领域实现现代性,而是社会的各个领域实现现代性,社会在整体上实现现代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加以批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是片面的现代性,只是在社会的某一个领域,即经济的领域实现现代性。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的片面、畸形的发展,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主要视角。如果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视为“一元现代性”,即只是在经济领域实现现代性,那么马克思批评的正是这种“一元现代性”。马克思要求的是“多元现代性”,即在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创新、社会进步以及人的现代转型等方面全面地赋予现代性的价值。
新中国的建立让我们“站起来”,此后中国走上了“富起来”的道路,特别是在实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更是走上了“富起来”的快车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富起来”了,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理论加以对照,不难看出,这种“富起来”主要是现代性在经济领域的实现。与“富起来”相对应的现代性是“片面的现代性”。当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选择首先在经济领域实现现代性,走上“片面的现代性”道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是,当今天中国站到“强起来”新的历史起点上时,就必须克服这种“片面的现代性”,即必须实施“全面的现代性”。不全面地实施现代性,中国进一步走向“强起来”是不可能的。如果说中国的“富起来”是与“片面的现代性”联系在一起,那么中国的“强起来”就应当与“全面的现代性”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强起来”是“富起来”的升级版,与此相应,“全面的现代性”也是“片面的现代性”的升级版。“富起来”的中国往哪里去?中共十九大提出了“两个阶段”的发展战略。这“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如何从“片面现代性”走向“全面现代性”。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对现代性的整体性要求,中国必须全面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如果说“站起来”主要着眼于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政治层面,即着眼于为中国实现现代性创造政治基础,“富起来”主要着眼于解放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经济层面,即着眼于在经济领域首先实现现代性,那么,“强起来”则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即着眼于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全面地实现现代性。就经济发展而言,根据全面现代性的要求,“强起来”体现在发展更重质量的经济,致力于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的重大转变,使技术要素和创新要素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当然,根据全面现代性的要求,中国要“强起来”,在经济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都必须与现代性相符。如民主的改善和社会福利的提升、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自信的增加、美丽中国建设成绩斐然等等。“片面的现代性”带给中国的只是“富强”这一现代性元素,而“全面的现代性”则使中国具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五个现代性元素。从“片面的现代性”向“全面的现代性”的发展,就是从“大国”向“强国”的提升,其中根本的是从数量向质量的提升,从硬实力向软实力的提升。
现代性展开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负面效应?
马克思对现代性持辩证的态度,在肯定现代性的正面效应的同时,又对现代性的负面作用持批判态度。面对现代性,马克思鲜明地坚持了辩证的态度,即既与保守的浪漫主义的那种怀旧、全盘否定现代性相对立,又与自由主义那种现代化的自鸣得意、全盘肯定现代性相对立。正是在辩证的思维中,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性的分裂与矛盾。在他看来,对现代性的进步的肯定与对现代性异化本质的批判是由现代性本身的辩证特征所决定的。现代性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对立、冲突、分离、悖论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他还指出,由于现代性的自由、平等的价值取向受制于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现代的解放只是政治意义上的抽象解放,现代性的价值理念和现代社会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作为政治解放的现代解放使人们过着分裂的双重生活。马克思又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洞见了现代性矛盾的经济学基础,并把这一基础看成现代性的基本框架。这样,马克思一方面颂扬了现代社会巨大的经济成就和文化成就;另一方面又尖锐地揭示了异化的现代性境遇,揭示了现代性内部的分裂与矛盾。马克思强调,现代的危机与动荡,正是产生于现代性的分裂与矛盾,产生于现代性自身的悖论。必须指出的是,马克思批判现代性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社会经济规律”的揭示,而不是出于“应然”立场的道德评判。资本是现代性的本质范畴,马克思对现代性负面作用的批判,也就是对资本负面作用的批判。
马克思赠给约翰•格奥尔格•埃卡留斯的《资本论》德文第一卷第一版,上有马克思的亲笔签名。
实际上,中国在利用资本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中,由资本、现代性本性所决定的那些负面效应在中国也日益显露。在致力于“富起来”的日子里,这些负面效应可能还不那么明显,可能时常被人们所忽视。但是,当中国人民在“富起来”的基础上想要“强起来”之时,这些负面效应就变得突出,就成了必须正视的问题。人们的目标是一个系统,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各种目标组合在一起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往往突出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目标,从而往往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而不惜采取一些损害其他目标的手段。为了“富起来”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资本,对利用资本可能带来的有损于其他目标的实现这一点,暂时不加以过多考虑。现在在我们的目标系统中,“强起来”成了主要目标,那么对资本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就非但不能忽视,反而应着重关注并加以切实克服。
面对这些负面效应,我们千万不能做以下两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因为现代性给我们带来了磨难,使我们失去了诸多美好的东西,所以憧憬起前现代性的生活来,竟然产生了干脆放弃对现代性的追求,使中国成为一块置身于世界之外的“非现代化的圣地”的想法。有些人开始主张中国停止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西方化、现代化的历程。在有些人看来,既然现代化的弊端已暴露无遗,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马上悬崖勒马呢?
►►第二种选择:现代性是人类的必由之路,西方人走过的道路我们中国人也得跟着走。现代性的正面效应与负面作用都不可避免。我们只能置现代化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于不顾,继续沿着原先的路走下去,让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彻底经历一次西方式的现代性“洗礼”。只有等到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基本完成了才有可能解决这些负面问题,倘若现在就着手去解决,只能干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实际上,以上两种选择都是“死路”。前者要中国走回头路,后者则迟早会葬送中国。
中国人民为了“强起来”,必须做出第三种选择,这就是正视、克服它们。
在实现现代性的同时超越现代性
对马克思来说,谈及现代,就必须联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加以理解,现代社会就是资产阶级社会,现代文明就是资本主义文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现代”在人类历史演变中的位置和历史意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历史性,现代社会、现代文明也具有历史性,它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消失。现代社会、现代文明被新的社会、新的文明所取代是必然的。所谓现代性是现代的内在规定及基本特征。现代性的历史性又是与现代社会的历史性相一致的。马克思把“流动性”视为现代性的一个基本特征。马克思强调现代性的流动性、历史性,根本目的是指引人们超越它。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基本态度,一是实现它,二是批判它,三是超越它。在某种意义上说,不仅批判现代性是为了超越现代性,而且实现现代性也是为了超越现代性。
如果说我们在致力于“富起来”之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实现现代性、如何利用资本,那么,在致力于“强起来”之时就应当较多地关注超越现代性、超越资本。中国的真正“强起来”必然不是完全建立在实现现代性、利用资本上,而是必然与超越现代性、超越资本联系在一起。按照“强起来”的内涵,其基本要求远远超出了现代性的范围,仅仅停留于现代性上,是无法实现“强起来”的。立志使中国“强起来”的中国人民,必须思考如何从现代性中超拔出来。只有当超越现代性全面展开之际,中国才真正称得上“强起来”了。实际上,已经基本实现了“富起来”的当下中国,完全有条件超越现代性,进行新的现代性建构。
▲资料图片:8月21日,一列动车组列车从河南郑州东站附近纵横交错的高铁线路中穿过。
首先,中国近代以来对实现现代性的探索,本来就具有“另类现代性”的特性。中国人民本来就是一方面抱有学习西方现代性的心理依赖和无意识选择,另一方面又对西方的现代性保持高度警惕。这种复杂矛盾的心态曾被人描述为“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理论”。可以说,中国人本来就具有超越现代性、追求“另类现代性”的“文化基因”。
其次,中国是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致力于现代化的建设的,当代中国的现代性方案必然被置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框架内,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决定了中国对现代性的一般逻辑及其内在弊端保持高度的警惕与拒绝姿态,决定了中国存在着对现代性的一种可能性超越。
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启和推进过程,我们看到马克思与当代中国这不仅是一个实现现代性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超越现代性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质上是对当代中国既实现现代性又超越现代性的一种理论规划。有人提出中国实际上正在追求一种与传统现代性不一样的“新现代性”,这是用另一种表述来说明中国正在超越现代性。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进入了致力于实现“强起来”的新时代,与此相应,党的十九大所制定的一系列发展战略和方针也包含着超越现代性的因素。
党的十九大认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显然是超现代性的,突破了现代性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已接近于马克思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其中许多内容,都是超现代性的。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种新发展理念实现了对旧的现代性发展理念的突围与超越。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种判断和要求绝不是局限于现代性的思维所能提出来的。
党的十九大表达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强决心,提出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这种世界历史的眼光和以天下为怀的胸襟,绝不是崇尚个人本位的现代性世界观。
《马克思与当代中国》
陈学明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年5月
中国站到了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不仅让中国“站起来”,而且使中国“富起来”。中国要进一步走向“强起来”,是否继续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弱化还是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国要“强起来"究竟需要做些什么,马克思主义又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在正走向“强起来”的当代中国的命运与前途如何?本书力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富有说服力的回答。
延伸阅读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图书
2018年“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
“走近马克思”小丛书
马克思是一位千年伟人,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马克思恩格斯一起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绝对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对过去一个多世纪的全球政治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18 年是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 周年,人大出版社特邀请国内知名马克思主义大家撰写四本理论小书《马克思与我们》《马克思与信仰》《马克思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与世界》,旨在让更多的读者走近马克思,了解马克思,熟悉马克思。
“北京市党员干部的推荐书单”
马克思传(第四版)
本书是英语世界最权威的马克思生平、思想研究文献之一。它的最大特色:一是详细剖析了以往不为人注意和重视的后来发表的马克思的思想文献,如马克思的几大本经济学笔记;二是深入细致地刻画了马克思一生的生活、工作和理论研究经历,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况和资料。书中所提供的新资料对我国学界正在盛行的马克思著作的版本和文献研究,无疑有重要参考价值。
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典藏版
该译丛作者多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颇负盛名的学者,丛书先后被评为“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全景式呈现了国内外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发展潮流。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
该套丛书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理论困惑,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思想政治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具有较强创新性和重要学术价值的观点。
重读马克思主义:文本及其思想(12卷)
该文集是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聂锦芳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也是由其领衔的团队在多年追踪世界学术前沿、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和悉心解读内容基础上推出的重要成果。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系列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启动的重点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第一辑50种已于2015年出版完成,第二辑计划有50个选题,集中展示我国马克思主义优秀研究成果,希望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术出版的新境界。
2018年“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
马克思传:人间的普罗米修斯
在吸收近年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文献学、“马克思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该书力求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马克思的生平、思想、贡献和影响呈现给广大读者,还原一个将儿子、丈夫、父亲、外祖父、战友、战士、学者等身份有机集于一身的马克思的平凡而伟大的形象,还原一个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产阶级思想家身份高度统一的马克思的真实而完整的形象。
-END-